生肖姓名学解析“诗佛”王维:朝野皆得意,悠哉赛李白、杜甫

2022-11-04 08:17
194
王维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唐朝诗人、画家。官至尚书右丞,世称“王右丞”。王维参禅悟理,精通诗书音画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因笃诚奉佛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

生肖姓名学解析“诗佛”王维:朝野皆得意,悠哉赛李白、杜甫

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。著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画学秘诀》,存诗约400首。北宋苏轼评云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

王维集诗、文、书、画、音于一身,是个全才。问题还在于,他不只是懂,而是精。凭这一点,在整个唐朝,除了王维,大概不会有第二家。李白、杜甫也自愧不如。

姓名与一个人的人生境遇息息相关,我们解析过李白的姓名,李白一生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,这都是他的名字所致。也是巧了,李白与王维同岁,都是701年出生,并且,二人的名字在姓名学上也颇为相似,不过,二人的人生还是有很大不同。李白郁郁不得志,而王维却终老于任上,李白与杜甫晚年的时候都是生活窘迫,吃饭都成问题,而王维却有一处辋川别业(同墅),无疾而终。

因此,把李白与王维在姓名上进行比较,更容易看出姓名对于一个人的影响。同时,还应该把杜甫捎带上,因为,三人同处一个时代,并且齐名:李白为诗仙,杜甫为诗圣,而王维为诗佛。

王维的姓名是怎样的呢?

王维,701-761年,辛丑,属牛。

“王”姓,属牛,牛是小属相,不可为王,为王则代表牺牲奉献,不得其位,辛苦。

这是一般的解释,但实践证明,牛遇“王”不见得就一定不好,王维是又一个案例。

姓主家境,科名,声望。

王维的出身很好,王维出生于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,门第高贵,其母更是出身于五大望族之首的博陵崔氏。

在科名方面,王维21岁即中进士。

这是什么概念呢?李白与王维同岁,20岁时他还在四川游历,直到25岁李白才仗剑去国,出川闯荡。杜甫20岁时正在吴越漫游,顺便准备乡贡考试。孟浩然20岁时还是一个浪荡青年,在鹿门山游玩。孟效46岁才考中进士。

王维官至尚书右丞,相当于四品,并且老于任上。这就很了不起了,至少会让李白与杜甫艳羡不已。

王维的声望也很高。15岁赴京,结交名士,很快就出入王侯之门,并且把弟弟王缙招来,“昆仲宦游两都”,豪门贵戚都将他奉为上宾,玄宗的兄弟宁王、岐王、薛王等“待之如师友”,还结识了玉真公主。在其死后,代宗赞其为“天下文宗”,后世尊其为诗佛,与诗仙李白、诗圣杜甫并论;明代董其昌推其为中国绘画的“南宗始祖”;而王维的音乐造诣更是了得,擅弹琵琶、会作曲,所写的诗被乐人竞相传唱。

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(王维17岁时所作)“维”字,左边为“”,姓名学中以彩衣论。牛披彩衣为牺牲奉献。

右边为“”,本义为鸟,对应于酉鸡。巳酉丑三合,吉。这与李白的名字很象。“白”对应于酉鸡,李白也是辛丑年生,也是巳酉丑三合。

一般姓名学老师认为牛披彩衣不好,为凶。但实践证明,并非如此。这个在王维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。这对王维来说,非但不凶,反而为吉。王维官至尚书右丞,并且在任上去世,无疾而终,这已经相当不错了。

牛为王,牛披彩衣,并非一定不好,确切讲是因人而异。就好比牺牲奉献,有人觉得这是吃亏,那就以凶论,但是,有人认为这是为人民服务,舍身成仁,那就以吉论。很明显,王维属于后者。

但是,也并非说王维的“王”姓及“维”字中的彩衣对他没有一点不利的影响,实际上,影响也是挺大的。

王维出身名门,但9岁丧父。十几岁就名扬京城,21岁中进士,任太乐丞(宫廷乐舞排练官),但是,几个月后就因为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(管粮草的,貌似和林冲看守草料场有点相似)。这并不是小问题,一直被冷落了十几年,到35岁的时候升为右拾遗,境况才有好转。56岁的时候赶上安史之乱,又被卷入其中。具体是,因为他名头太大,安禄山很崇拜他,安禄山攻取京师之后,强给他安了一个伪职,一年后安禄山事败,当初给安禄山供过职的人基本都被处理了,王维自然也不例外。不过,好在他在此期间写过两首忠于朝廷的诗,他的弟弟王缙又站出来,愿意削去自己的官职为王维赎罪,王维这才得以赦免。

《凝碧池》

万户伤心生野烟,百官何日更朝天。

秋槐落叶空宫里,凝碧池头奏管弦。

(就是上面这首诗救了他的命)

这些,都是因为“王”姓对他的影响。

此外,王维31岁的时候丧偶,妻子因为难产而死,此后再未续娶,因此也没有子女。这是受“维”字中“”的影响。

但是,如前所讲,塞翁失马,焉知祸福?同时,看怎么去比了。王维老死在尚书右丞的位上,这是李白、杜甫一辈子的梦想与追求而终不可得的东西。李白客死他乡,杜甫病死在一条破船上,而王维无疾而终。李白与杜甫不但壮志未酬,大多时候吃饭都是问题,但王维一生没怎么为吃饭犯过愁,官不大,但不缺吃喝。44岁的时候,还修建了辋川别业,那真的是一个世外桃源。辋川别业(对,业同墅)规模还不小。唐冯蛰《云仙杂记》说:“王维居辋川,宅宇既广,山林亦远,而性好温洁,地不容浮尘,日有十数扫饰者,使两童专掌缚帚,而有时不给。”在王维的庄园中,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,需要两个童子专门扎扫帚,还时常供不应求,可见其规模之大。这得让李白和杜甫有多羡慕!

王维的名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,不得不提。

王维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维摩诘是一个人名,在佛教中是一个居士,相当了不得,是古佛再来,其地位远在四大菩萨之上,与诸佛相等。维摩诘和文殊菩萨有一番精彩的对话,这番对话整理出来就是流传后世的《维摩诘所说经》。

毫无疑问,王维的名与字就来自于维摩诘。看来,他的父母是尚佛之人。事实上的确如此。王维全家均虔信佛法,茹素戒杀。王维母亲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发修行,一生“褐衣蔬食,持戒安禅”。王维自己也是常年素食,到晚岁就更加严格。他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,宇宙苍生可以各得其所,相敬相和。他还不止一次恳求朝廷允许自己将所得的职田献出,作为周济穷苦、布施粥饭之用。王维临终之际给平生亲故留下遗言,多是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语。

名如其人,名至实归。王维名维字摩诘,这个名与字来自于维摩诘,而他也终于走上了佛道,并得了一个“诗佛”的美称。名字对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。

《终南别业》

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
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。
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
偶然值林叟,谈笑无还期。

李白称为诗仙,但是,不管是从人生经历还是从诗文上来看,王维都比李白更为洒脱与从容。也或者,原本“诗佛”就比“诗仙”境界更高一点?

总结:

一、德要配名。通常来说,起名不宜用圣贤、或者仙佛的字,此为不敬。但也不绝对。倘若是出于对前人的崇敬而起这个名字,同时,身体力行,在在处处都与古人相应,那样的话,不凶反吉。

王维就是个典型。他的名字,直接从维摩诘而来,要说这是很大胆的,一般人都不敢这么用。但他父母为他起这个名字,并非是张狂炫耀,而是出于对维摩诘居士的崇敬。而王维之一生,又一心修行,在践行着维摩诘之道,因此是不凶反吉。

二、姓名学中的牺牲奉献不见得就凶。一般老师认为,姓名学中的牺牲奉献为凶,但已经有很多的案例证明,并非如此。应该说,牺牲奉献为中性,是吉是凶,因人而异。若认为牺牲奉献是为人民服务,是布施,是舍得,那就是吉;若认为牺牲奉献是吃亏,那就凶。

象王维,一心忠于朝廷,对于母亲,非常尽孝,他建那个辋川别业也不全然为了自己,而是为供“志求寂静”的母亲用以修行静养,于“蓝田县营山居一所”,对于民众,他还不止一次恳求朝廷允许自己将所得的职田献出,作为周济穷苦、布施粥饭之用。在其晚年,他上书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,放归田园,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。这些,都是牺牲奉献,难道这样不好吗?他之所以朝野皆得意、无疾而终,大概也是因为他的这些牺牲奉献换来的吧。

三、个人修养很重要。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运势的影响是很大的。同样的名字,不同的修养,结果是很不相同的。

王维与李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

1、李白,名白,字太白,据说这个名与字来自于太白金星,后来李白果然是信道并做了在籍的道士,并被称为“诗仙”;而王维名字来自维摩诘,王维则走上了修佛的路,并被称为“诗佛”。

2、李白与王维同岁,都是701辛丑年出生,属牛。

3、两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曾风光过,李白41岁的时候,终于攀上了个供奉翰林的职位,就是在皇上身边专门给皇上写诗的。李白进宫那天,玄宗降辇步迎,“以七宝床赐食于前,亲手调羹”。而王维在十八九岁的时候,豪门贵戚都将他奉为上宾,玄宗的兄弟宁王、岐王、薛王等“待之如师友”。可以说是风光无限。但是,李白在供奉翰林职位上干了不到三年就被赐金放还,从此基本与官场告别;而王维在太乐丞位上干了还不到几个月就被贬为仓库管理员了。

但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,王维被贬之后,慢慢又上来了,后来还做到尚书右丞(四品),而李白从此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。如前所讲,王维一生衣食无忧,人家还有一处辋川别业,光打扫卫生的仆人都十几个,而李白尴尬到只能靠接济来维生。李白病死,王维善终。

应该说,两人的区别就在于个人修养上。李白是任性狂放,王维是洒脱随和。这也或者是仙与佛的区别?只听说仙与仙斗的,没听说佛与佛干仗的。

《偶然作)

老来懒赋诗,惟有老相随。宿世谬词客,前身应画师。
不能舍余习,偶被世人知。名字本皆是,此心还不知。

上面这首诗乃王维晚年在辋川别业所做。年纪大了,连赋诗的兴致都没了,只有与年老为伴。自己在诗画方面,并没有什么才能,这无非是前世带来的,往世自己就可能是个诗人或画师。这辈子这点业力习气还舍不得丢掉,也因此被世人所知。这个名字起得好,维摩诘,这已经说明一切了,名字本皆是,就是“应作如是观”的意思,“此心还不知”,不是不知,是还做得不到家,悟得不彻底,当然,这更多的也是一种自谦。也并非是真的“老来懒赋诗”,而是行住坐卧皆是禅,回归生活,得识本体。

从这首诗可以看出,王维在修行上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了,这大概与他45岁时曾与慧能的大弟子神会禅师有过交流有关,他应该得到了禅宗的真传。即心即佛,道法自然。

点赞

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

暂无热门评论

相关推荐

阅读更多资讯